鸟类是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动物。你知道哪只鸟飞得最快吗?下面就来盘点下世界上飞行最快的十种鸟类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!
军舰鸟418km/h
军舰鸟是鹈鹕科五种大型海鸟的总称。它有极其纤细的翅膀和长而深的分叉尾巴。机翼跨度可达2.3米左右。军舰鸟胸肌发达,擅长飞行。它被称为“飞行冠军”。这是一位优秀的飞行员。它像闪电一样飞。打猎时,它能以每小时418公里的最快速度潜水。它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鸟。它不仅可以飞到1200米左右的高度,还可以在空中灵活翻转,还可以连续飞到距离鸟巢1600多公里的地方,最远可达4000公里左右。
游隼395km/h
游隼是一种中型猛禽。它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安哥拉的国鸟。它也是一只非常快的鸟。游隼通常飞得不快。它的水平飞行速度只有每小时50-100公里,但它是最快的潜水鸟,最快的速度超过300公里每小时。游隼的潜水狩猎能力并不是天生的,因此它在自然界中也有一种罕见的行为,可以教授雏鸟捕食技能。潜水结束时,猎鹰身上的压力可以达到重力的25倍,这是已知大型动物中已知的最大值。
尖尾雨燕353.5km/h
尖尾雨燕是世界上飞行最快的小鸟。尖尾雨燕的速度平时为170km/h,最快为352.5km/h。尖尾雨燕有一对剪刀尾巴,可以避免空气带来的阻力。它的头是圆的,看起来像一个乒乓球。在空中飞行时,身体像箭一样又长又快。在每年的繁殖季节,它们只在地上停留两个月。然后它们从欧洲飞到非洲过冬,然后返回欧洲繁殖。在10个月的迁徙和冬季,它们几乎从未登陆过。
金雕322km/h
金鹰是北半球著名的猛禽。它以其出色的外观和灵活有力的飞行而闻名。金雕的全长可达1米,翼展2.3米,体重7公斤。它们也有很强的视觉能力。它们可以从高处捕捉猎物。在发现猎物后,它们会潜水并以惊人的速度从高处捕捉猎物。它们的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322公里,在最后一刻突然停止拍打翅膀,然后紧紧抓住猎物的头部,用锋利的爪子戳进猎物的头骨,并立即杀死它。
矛隼(矛猎鹰)209km/h
长矛猎鹰可以被称为北方世界的空中霸主,但它非常怕热。它经常在低空直线上快速飞行。当它发现猎物时,它会缩回翅膀,突然迅速俯冲下来,就像一支飞镖直接射向猎物一样。它的潜水速度可达每小时209公里。猎鹰狩猎时飞得很快。它的名字来源于飞行。它的速度和投掷的矛和枪一样快。
白喉针尾雨燕169km/h
白喉细尾雨燕是雨燕科细尾雨燕属鸟类。它经常成群结队地在森林上空飞行,尤其是在开阔的森林山谷。有时它可以单独或成对飞行。它飞得很快,有时飞得很高,有时急剧下降,发出“嗖”的一声。其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69公里。它是鸟类中飞行最快的物种之一。白喉针尾雨燕主要以双翅目、蚂蚁和鞘翅目等飞行昆虫为食。白喉针尾雨燕在空中捕食,飞行时捕食。有时它也会在接近地面或低空水域捕食。
燕隼161公里/小时
燕隼的体型比猎鹰和游隼小。它是一只小猛禽。燕隼是中国常见的猛禽。它通常单独或成对移动。它飞得又快又敏捷,就像闪电一样。它在短时间的鼓翼飞行后滑行,可以在空中停留很短时间。它们可以以每小时161公里的速度飞行。它们以鸟类和大型害虫为食。有时它们甚至捕食蝙蝠,甚至捕捉快速飞行的家燕和雨燕。
红胸秋沙鸭130km/h
红胸秋沙鸭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食鱼鸭,分布在整个北部边界、印度和中国,冬季在东南亚。红胸美洲虎的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130公里,在捕猎鱼类、螃蟹和虾时能表现出惊人的速度。红胸美洲虎飞得又快又直。起飞时,它的翅膀需要在水面上快速拍打一段时间才能飞行。这似乎有点费力和笨拙。食物主要是小鱼。它还吃水生昆虫、昆虫幼虫、甲壳类动物、软体动物和其他水生动物。
灰头信天翁127km/h
灰头信天翁是信天翁属鸟类,身高约63厘米,翼展2.2米。它的上下喙呈橙色,头部呈灰色。这种大型海鸟广泛分布于南大洋。灰头信天翁的最高飞行速度约为127公里/小时。在觅食期间,它们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109.43公里。灰头信天翁可以在海上飞行很长时间。它们可以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在海面上非常有效地滑行,有时几个小时不拍打翅膀。
澳大利亚斑鸭118km/h
10澳大利亚斑点鸭是介于鸭和鹅之间的一种。它的亲缘关系与其他鸭鹅相去甚远。这是澳大利亚独一无二的鸟。它有34厘米的翼展,最高时速可达118公里。澳大利亚的内陆水域状况不稳定,许多水域将因干旱而消失。这一现象在人类发展农牧业后尤为严重,对澳大利亚斑点鸭的生存有很大影响。
有什么鸟不会飞
在新西兰的岛屿上,生活着一种活到90岁还不会飞的鸟类,凭着把自己退化成“走地鸡”和其自身的蠢萌,而成为了濒危动物。
它有着鹦鹉的身体,却长了一张酷似猫头鹰的大脸。生性懒散,因为在遇到危险时只会倒在地上“装死”,所以被称为鸟类中的“傻狍子”,它就是鸮鹦鹉。
有人说它是史上最笨的鸟,但事实真是如此吗?它真的像人类说的一样那么笨吗?
完美适应环境的鸮鹦鹉
大多时候,鹦鹉在人们的印象中,都是很聪明的一种鸟类,但凡事都有例外,鸮鹦鹉似乎是鹦鹉家族中那个“拖后腿”的存在。
作为鹦鹉家族中比较“奇葩”的存在,它不仅是世界上唯一不会飞的鹦鹉,更是因为有着重达8斤的体重,让其行动起来显得很笨重。在很多时候,可以说是就连鸡都比它灵活很多。
也因此很多人认为,鸮鹦鹉就是个憨憨,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,它们如今的样子,实际上是它们通过聪明的进化而得到的结果。
众所周知,新西兰因其地理位置几乎与世隔绝,所以岛上没有大型捕食动物。而且这里的气候宜人,植被生长茂盛,曾一度成为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天堂,已经灭绝了的恐鸟就曾生活在这里。
而鸮鹦鹉作为新西兰特有的物种,更是高度适应这种环境的动物,它们之所以不会飞,其实是因为它们不需要。它们是以植物为食的鸟类,而岛上植被丰富,基本上足够它们过上“衣食无忧”的生活,并且更重要的一点是,相比起天空,它们在地面上生活会更安全。
因为虽然它们不需要担心受到大型食肉动物的攻击,但在新西兰也曾生活过像新西兰隼这样的多种猛禽。为了躲避这些靠视觉捕猎的天空霸者的攻击,鸮鹦鹉才选择到地面生活,并且它们还会利用自己一身柔软的绿色羽毛,使自己与周围的草木完美融合在一起,让这些捕食者无法轻易的发现它。
所以鸮鹦鹉不会飞,并不是因为它笨,而是它在这种特定的生存环境下,顺应自然进化的表现。而且虽然它们不会飞,但是它们很擅长跑,别的鸟类可以飞到树梢上觅食,它们也可以靠着坚硬的喙和强壮的双足配合着爬到树梢上寻找食物。
它们退化的翅膀在爬树时可以起到平衡的作用,甚至就算是它们一时不慎从树上跌落了下来,它也能使劲儿扑腾着自己的翅膀,让翅膀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,降低下坠的速度让自己来个“软着陆”。
而且因为不再需要飞行,那么它们也就不再需要保持轻盈的身材。它们会积累大量的身体脂肪,与此同时,也会提升身体的强壮程度和骨骼的结实程度。而且其厚实的羽毛和胖胖的身躯,也是能起到减震的作用的,所以就算是从树上掉下来,也不一定就会受伤。
因为这种适应能力,鸮鹦鹉在新西兰的生活可以说是十分安逸的。不过也正是这种安逸,为它们埋下了濒危的隐患。
一夫多妻制的鸮鹦鹉
一般情况下,因为食物充足并且没有什么天敌,鸮鹦鹉的寿命都在60岁以上,最长的甚至可以活到90岁,因此它们会像人类一样,先享受一段青年期的“单身”生活后,才会进行繁殖。
雄性鸮鹦鹉在五岁以前,不会开始它们的求偶行为,而雌性要到9岁至11岁才会开始寻访异性。鸮鹦鹉仿佛生来就没有什么繁衍后代的“使命感”,尤其是其雌性,基本上平均五年才会生育一次小鸟。
它们的求偶方式也是所有鹦鹉当中最奇特的。它们是唯一实行“一夫多妻制”的鹦鹉,并且在求偶季到来时,雄性鸮鹦鹉会聚集在一个宛如竞技场的地方,划出属于自己的圆盘形凹坑,并通过表演其独有的舞蹈和演唱来吸引雌性。
为了吸引雌性,雄性鸮鹦鹉会发出一种嘹亮而低频的鸣叫,这种声音甚至能传播到5公里之外,它们每天平均鸣叫8小时,整个鸣叫过程甚至长达3-4个月左右,它们也将会因此失去近一半的体重,所以日常脂肪的堆积对它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。
但在这场求偶大作战中,并不是每一只雄鸟都能得到雌鸟的回应。有魅力的雄鸟,会受到众多雌性的宠爱,而没能得到回应的单身鸟就会孤独终老。它们的相遇只是为了传宗接代,在交配完成后,雌雄的关系就会宣告结束,不会结成伴侣。
一般交配完成雌鸟就会回到自己的居住地独自生育幼鸟,并且会花3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哺育幼鸟,有的甚至会哺育长达6个月之久。而雄性则会继续留在竞技场等待别的雌鸟的到来,并不会参与到照顾幼鸟的这个过程中来。
这种“聚集式”的求偶方式有着讲究运气的成分,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鸮鹦鹉的种群数量的增长,因为雌性不一定会愿意来到竞技场完成交配。并且随着人类的到来,鸮鹦鹉还需要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交配。
因人贪欲濒临灭绝的鸮鹦鹉
自从不速之客欧洲殖民者登陆上这个世外桃源,鸮鹦鹉的命运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。
因其羽毛是天然的绿色,便被人用作衣服上的饰品,因为其像渡渡鸟一样有着亲近人的特征,所以在遇到人时不仅不会逃走,还会傻乎乎的凑上前看看,所以也很容易被捕捉。
而且,因为鸮鹦鹉体内自带果香,更是成为了人类餐桌上的佳品。对于爱吃肉的入侵者来说,比起渡渡鸟,人们更青睐鸮鹦鹉的身子,这大概就是“鸟本无辜,怀香其罪”吧。
如果说因为人的贪欲,让本就数量不多的鸮鹦鹉雪上加霜,那么由人类带来的,原本在新西兰不存在的猫、狗、鼠、鼬等哺乳动物,更是一脚把鸮鹦鹉踹进了濒危的行列。
因为鸮鹦鹉不能飞,无法逃过外来食肉动物的追击。它们遭遇危险时,常常会一动不动进入僵直状态,很多人觉得这是其愚笨的表现,但其实并不是。因为在人类到来之前,它们只需要面对来自天空的视觉性捕食者,这种“假死”的自保方式,加上完美的拟态“隐身”技能,猛禽是很难发现它们的。
但像猫、狗等这样的外来捕食者,是靠嗅觉捕食的,所以鸮鹦鹉的自保方式才没了作用。不仅是成年鸮鹦鹉,还有它们的蛋和幼鸟,也都遭到了入侵肉食动物疯狂的捕食。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鸮鹦鹉,面对外来捕食者时,往往都只能乖乖的束手就擒。据统计,光凭家猫,一年就能捕食鸮鹦鹉的幼鸟2600万只。
尤其是鸮鹦鹉这种“聚集式”的求偶方式,更是为捕食者提供了大好的捕食机会,它们发出的鸣叫和自身自带的果香,都只会让捕食者更容易找到它们的位置。
因为欧洲殖民者的无节制索取,和外来捕食者的捕食,导致曾经遍布满岛的鸮鹦鹉濒临灭绝,陷入了几乎绝种的危机,最少的时候,仅存甚至不超过五十只。
直到20世纪末期,鸮鹦鹉的保护计划正式启动,新西兰政府才开始想方设法保护鸮鹦鹉。用了整整30年,才勉强把65只的种群提高到154只。
动物在特定的环境下,是会顺应自然进行有智慧的演化的。它们有着属于自己的生存策略,而人类因为自己的贪欲,破坏了这种平衡。要知道,毁灭有多轻而易举,恢复就有多艰难。如今,只是要保护一个这么小数量的种群,却需要几代人付出努力,以及数以亿计的资源资金投入。
版权声明:本文【飞的最快的鸟是什么鸟,有什么鸟不会飞】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